校园微博微信建设综述:布局新媒体 促进大宣传

    当微信、微博、人人网这些新兴媒体悄然改变大学生们的生活方式之时,越来越多高校显然已经不能满足于传统媒体这一平台。近年来,我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利用新媒体为砚园学子做更多更有意义的事。于是,在渠道创新和媒体资源整合的推动下,肇庆学院”私人定制”的官方微博和微信终于诞生了。

 

2013年:微博诞生,走上新媒体之路

 

  2013年9月,肇庆学院官方微博在新浪正式安家,由宣传部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负责运营。为将官方微博打造成为一个全新的传递校园信息的主流媒体,团队以“主流性与草根性并重,思想性与娱乐性并举“为原则,一改传统“硬新闻”严肃乏味的说教风格,通过更加接地气、更加清新活泼的方式在服务学校师生的同时,立足校园,放眼社会,努力扩大肇庆学院的社会影响力。

  刚刚开通官方微博之时,主页上粉丝寥寥,相对比之下,由“民间”团体运营的个别账号由于开通时间早,且能够广泛迎合受众趣味,因此坐拥数万粉丝,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话语权的校园”大V”。为此,官博运营团队感到肩上责任重大。他们时常思考和探索主页的管理之道,并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成功案例,慢慢开始摸索出一套系统的操作方法。在指导老师的提议下,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创建了《早安砚园》、《砚园新闻》、《砚园艺廊》、《砚园微语》、《砚园学人》、《光影砚园》、《发现砚园》等十多个栏目,每日为同学们推送丰富的校园资讯、用镜头呈现多彩的校园生活,用互动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甚至为官博创造出一位“主页君”的形象,以此建立起双方间的情感纽带。

  为及时了解校园动态,获取“第一手”资讯,团队成员们养成了每天关注校园网和其他“校园大V”的习惯,及时发现与同学们密切相关的信息,并第一时间通过微博平台进行发布。随着不断尝试和实践,他们渐渐意识到,通过抓住与受众休戚相关的“痛点”进行宣传,不仅能够增加粉丝阅读量和转发量,还能够达到最大化传递信息的目的。例如,2013年底,针对部分同学们在微博“树洞”上抱怨冬天热水不热等问题,官博迅速作出回应,从而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并最终避免了事件进一步发酵。又如,2014年夏天,APP外卖开始在校园内大行其道,伴随着外卖的增多,随之而来的是一连串的食品及校园安全隐患。有见及此,运营团队组织专题策划,对外卖乱象进行深入调查报道,不仅在校内引起强烈反响,更引起了社会媒体的关注和转载。

  经过两年多的运营,如今官方微博骨架臻成,羽翼渐丰。团队相信,只有真正投入,“主页君”才能得到粉丝的认可。“有一次,我看到一些同学在拍毕业照,便萌生起要做一个毕业专题的想法,于是与拍照的同学联系,接着收集更多的毕业生照片,一起编辑发布到主页上,好让那些还没毕业的同学提前感受一下毕业的氛围以及为毕业生留下珍贵的回忆。” 运营团队里的每一个成员都带着发现的眼睛来生活,同样的,在2015级新生即将报到时,新同学在主页上留言表示对砚园生活十分期待,“主页君”便花了一下午的时间拍摄学校的各个角落,尤其是新同学比较关心的宿舍等地,让新同学对学校先睹为快。

 

2014年:和官方微信一起发现砚园新生活

 

  随着微信的使用人群越来越广,微信公众平台机制越来越完善,我校不能没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平台,于是团队开始思考学校官方微信的开发。

  经过一系列的研究和对比,团队逐渐发现微博和微信两者在运营上的本质区别。由于微博是一个泛传播的平台,它具有开放性,因此适合公共关系的维护,同时它的内容要求短小精辟,传播没有限制,所以比较适合校园热点时事的实时传播。相较之下,微信的信息传播则更加精准。由于平台每天只能群发一条信息,单条内容更具有价值,因此它属于一个深度传播的平台。

  2014年9月,肇庆学院官方微信开始试运营。在老师的指导下,团队开始整合各个新媒体平台资源,根据各平台特点重新定位,例如官方微博侧重发布砚园新闻时讯,权威消息等,官方微信则着重关注砚园生活和深度报道。通过资源分配,信息共享,他们希望,不同平台能够发挥出各自最大的特点。

  微信的运营相较起微博更为复杂。团队认为,官方微信的运营离不开校园新闻,但又不能陷入简单的“复读机”模式,停留在单纯的校园网新闻的复制层面,因而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如何真正做好信息的再加工以及二次传播。而这其中,信息筛选和创新内容变得十分关键。

  既要保证满足宣传思想工作的要求,又要能引起受众关注,使信息的价值最大化,除了要打破传统古板的表达方式以外,还要采取“本地化”和“接地气”的做法。团队相信,站在同学们的角度,用同学们独特的视角去解读学习、生活、爱情以及校园和社会,能够让同学们更容易、更乐于接受官方微信的内容。例如,每年新生入学后都要面临大学第一场“大考”——校纪校规考试。为了让新生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团队策划了新生专题——《致新生:人在砚园飘,如何不挨刀?》,通过趣味搞怪的形象比喻把一条条原本枯燥乏味的校纪校规变成了印象深刻的“葵花宝典”,得到了新生和老生的热烈追捧。

    除此以外,灵活时间和增强互动也显得十分重要。同学们一般习惯晚睡,除了在晚上9点到11点使用微信,在中午12点到14点这个时间段也是使用微信的高频段。因此,根据同学们的生活作息习惯,灵活制定微信发布的时间十分重要。

  当然,除了制定时间,和粉丝互动是很关键的一个环节。增强互动就需要知道受众需要怎样的互动话题,再确立良好的互动关系。要增强官方微信的互动性,首先标题本身必须能足够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对于很多标题党来说,一些时下网络热点以及网络用语就显得异常受欢迎,如:“当军训遇上神曲”、“在最美的时刻遇见你——肇庆学院”、“2015年毕业典礼:说不出再见”等标题往往很容易就引起读者共鸣。

  新媒体时代,线上线下的互动对于运营者来说意义重大。为了发掘更多的潜在粉丝和吸引固有粉丝参与互动,团队先后策划了“带着微博放寒假”、“三行情诗暨最美毕业照有奖征集”等线上活动,不仅吸引了同学们踊跃参与,还极大地丰富了砚园文化内涵。

  经过一年多的运营,微信已经初步实现了对我校网络资源的整合,运营初有成效。这个过程很艰辛,一方面要保证我校官方微信的运营质量,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微信的使用功能,不断地改善用户体验,增强用户粘度。未来,肇庆学院新媒体团队将计划组建包括编程、美工在内的技术团队,利用微信后台的开发模式,完成官方微信的开发,使更多的校园实用功能得到实现,真正做到信息“私人订制”,为构建我校大宣传格局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