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党合作制度,也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多党合作制度是自1905年中国出现首个政党以来中国现代化历史的选择,也是自1840年以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斗争中人民的选择,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保障。
1.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一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反映
政党是代表一定阶层利益并通过政治活动以实现其政治目标的组织,政党制度是一个国家中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机制,现代国家的政治活动主要通过政党实现。当今世界的政党制度是多样化的,一国的政党制度受着该国发展的国情基础、历史环境和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
政党制度的本质,是解决一国主要社会矛盾的机制,政党制度的特征,必定是一国主要社会矛盾的反映。一国的社会矛盾可分为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内部矛盾是国内各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经济发展的强烈需求或外部势力的威胁是典型的外部矛盾。内部矛盾导致社会分化,而外部矛盾则因全民的共同利益而形成社会共识。当一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是内部矛盾,往往形成两党制或多党制;而一国的外部矛盾为主要社会矛盾时,所形成的全民共识则是一党独大的基础。
美国、英国是两党制的例子。美英两国均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前国家最为突出的矛盾是国内劳资之间的矛盾,因此,国内两党分别代表资方和劳方两个阶层。日本与新加坡是一党独大的例子。第三世界国家大部分为一党独大。这些国家都有共同的特征,在历史上都曾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附属国,为争取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建立民族独立国家之后,迫切要求发展民族经济,巩固民族独立。
2.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是历史与未来的必然选择
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其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
回顾历史,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探索过多种政党制度。孙中山仿效西方国家实行的议会政治和多党制,因无法整合社会力量对抗反动势力而归于失败;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实行一党专制,最终为历史所抛弃。
特别的国情基础,特别的历史环境,中国政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共同承担了这一历史责任。特别的国情基础在于,一是中国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封建经济和以等级伦理为核心的封建文化,抑制了中国资产阶级的成长空间;二是与西方国家的封建分权政治结构不同,中国的封建制度是中央集权的政治结构,民族资产阶级缺乏成长的体制基础;三是洋务运动催生官督商办企业,形成的是官僚资本主义,而非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因此,中国资产阶级非常弱小,没有力量推翻封建主义。特别的历史环境在于,十九世纪下半叶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100年间,中国在帝国主义不平等条约的压迫下沦为半殖民地。在这一国情基础下,以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反封建革命,包括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终归失败;唯有工农为主体的革命,才有力量推翻封建主义。
在这一历史环境下,争取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基本条件和首要任务。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分子为社会基础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多党合作成为符合国情的必然选择。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60多年的发展成就证明,多党合作制度是正确的选择。
在全球竞争下,在世界经济体系下层的发展中国家,要冲破原有世界经济秩序和政治格局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在国家层面有高效的战略整合,必须在社会层面有强大的政党领导。从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看,实现经济腾飞的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无一例外。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3.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不断向前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和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新部署,必将我国多党合作制度提高到新的水平。
一是进一步完善党派之间的协商机制。政治协商是党派之间利益表达和社会整合的重要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推进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制度建设,加强同民主党派的政治协商。
二是进一步扩大各党派的参政渠道。参政是政党组织的重要功能,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选拔和推荐更多优秀党外人士担任各级国家机关领导职务。
三是进一步加强执政党的先进性建设。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来源于执政党的先进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作者:陈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