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七大渠道中,政党协商作为民主党派参与我国政治过程的专属渠道,正越来越受到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以及社会各方的重视。但现在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中有一个倾向,似乎大家更多地将政党协商作为一种决策机制和一个决策环节来看待,因而更多强调的是民主党派通过政党协商发挥咨政建言的功能。笔者认为,从国家建设和中共党建的角度,政党协商既是一种决策机制,更是一种统战机制,应高度重视政党协商统战功能的发挥问题。
作为一种统战机制,政党协商承担了多重功能:一是决策咨询功能。民主党派主要由不同界别的知识精英构成,人才密度高。各民主党派基于界别分工和对特定政策问题的长期关注,在一些政策领域形成了相对优势。此外,立场的超脱性也有利于民主党派摆脱部门利益影响,从更客观的角度发现一些当事人不易发现的问题,提出独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正如邓小平当年所指出的:“共产党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更加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这些特点使政党协商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二是民主监督功能。党际互相监督,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政治平衡机制。政党协商的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策的纠偏防错功能。三是利益代表功能。各民主党派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他们有各自特定的联系对象,反映和代表着特定群体的利益。这部分人的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组成部分,通过政党协商将这部分人的利益诉求反映出来,有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政府更全面了解社会利益结构,实现全社会利益的最佳整合。四是认同建构功能。统战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它的主要任务是争取人心、团结社会,从根本上说,就是构建认同。政党协商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就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求同存异、达成共识的过程。
从实际情况看,政党协商的决策咨询功能受到了较多关注,实践中也做得较好一些,与之相比,民主监督、利益代表和认同构建等功能的发挥,还有较大开发空间。目前,各级统战部门和民主党派组织都在热议和探索推进民主党派智库建设。推进民主党派智库建设,提高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专业化水平,毫无疑问是新形势下提升民主党派协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途径。民主党派内有大量专业人才,可以发挥一定的智库作用。但与专业智库不同,民主党派通过参加政党协商,不仅要发挥决策咨询作用,而且还要发挥民主监督、利益代表和认同建构作用,并最终要服务于统一战线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主要任务,而这是专业智库无法替代的。
因此,笔者认为,如果说公正与效率是现代公共决策的两个基本目标,决策民主化和决策科学化则是分别实现这两个目标的主要途径。那么,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作为协助中国共产党团结和联系更广泛人民群众的诤友,其基本的、第一位的职能,应该是通过反映和推动实现人民群众尤其是其所联系群众的利益诉求,并对执政党和政府的用权行为进行监督,从而促进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公正性;其次才是发挥民主党派智力密集的人才优势,在政党协商中发挥智库作用,为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科学决策贡献力量。事实上,民主化和科学化是决策过程中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不能顾此失彼,只有综合两者,才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更好发挥政党协商的统战功能,尤其是利益代表、民主监督、认同建构功能,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是逐步提升政党协商的透明度。从民主监督角度看,公开透明是监督的条件,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监督;从利益代表和认同建构角度看,公开协商过程与结果有助于公众尤其是各党派所联系群众了解民主党派的政策主张及这些政策主张是否体现和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和诉求。目前政党协商的透明度仍然比较低,媒体的报道形式比较单一,传递的信息量很少,各民主党派在协商过程中提出了哪些具体的主张、意见和建议,在报道中很少涉及。应加大对政党协商的宣传力度,将政党协商的过程置于公众的关注和监督之下,这样从民主党派的角度就会去认真考虑如何提高自身的协商能力和建言献策的质量,从中国共产党的角度就会去思考如何提高在协商过程中的领导水平。(资料来源:团结报,作者: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黄天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