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应该知道,在党委批准大家加入党组织以前,是要派人和你们谈话,对大家作进一步的了解,帮助大家进一步提高对党的认识。由于各总支、支部开展谈话的情况参差不齐,党委决定增加一次集体谈话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再次进行入党动机的教育,并提出要求和希望。我今天从培养责任感的角度,与同学们谈点看法。 在座的同学们都读过入党誓词了,“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誓词高度概括了党对党员的要求,也高度概括了党员对党的组织和党的事业所应承担政治责任。政治责任是建立在责任、社会责任基础之上的,只有正确的理解责任和社会责任,才能更好地履行党员的政治责任。今天我侧重谈谈,做一名共产党员,怎么样来构建和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 责任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社会责任则指作为享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对分内应做的事,应尽的义务的态度、心向。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每一个人对世界、对人生的基本态度,每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价值观,构成了我们每一个人社会责任感的深层基础。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有了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有了自己与社会的正确的理解,有了广阔的价值视野,就会孕育出每一个人广阔而崇高的社会责任感。 当我们举起自己的右手,向党宣誓的那一刻开始,就是每一位新党员社会责任感、政治责任感的开始,从这时候开始大家就要主动地关注党的组织,从中央到地方,拉近自己与党组织的距离,无私地敞开自己的心扉,不断地去理解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组织原则、党的纪律、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自己置身于党的组织之中。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入党就意味着一个人政治生命的开始,意味着从此把自己的一切交给党,决心为共产主义而献身。是否有这种心理准备,是每一位同学社会责任感建构的关键。有了这种准备,就能“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议,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就能主动地分享党组织的苦与乐、丰富与缺失、成功与失败,把党的命运积极地纳入个人的命运之中,这一点是每一位新党员责任建构的根本。真正的责任是一种完全自愿的行动,是一个人对别人或组织表达或尚未表达的反应,我们说这个人有责任感就意味着这个人有能力并准备作出反应。不仅如此,责任感协及到每个人责任担当的正当性、正确性和责任能力。所以如果没有不断地学习,“没有认识的引导,关心和责任将是盲目的”,真切的责任感必然建立在丰厚的知识底架之上。所以,要做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共产党员,就要具备关注、认同、行动、知识四要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在共青团广东省第十一次大会上曾寄语广东青年:坚定思想、志存高远。他说,广东青年要自觉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自觉地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个人奋斗融入为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伟大实践中。要把学习作为人生的第一要务和毕业的不懈追求,在学习中转变观念、吸取营养、提高自己;要立足现代化的需要,广泛学习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效果,努力提高综合素质。要开拓创新,艰苦创业;要紧跟时代步伐,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把握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具体要求;要始终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要甘心奉献,勇于实践,自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艰苦环境中去,经历风雨、经受锻炼、砥砺意志,增长才干。要崇尚美德、弘扬新风,开风气之光,在加强软环境建设、增强软环境新优势中发挥主力军作用,要努力做传播先进、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表率,为广东率先建立文明法制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 张德江书记的讲话明确地指出当代青年既要有自我责任感,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做一位光荣的共产党员更应该有政治责任感。反映出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性和整体性,社会责任感不仅仅涉及到自己,而且涉及到和我们一起生活的其他一切人、事、物之间的关系,从心理过程来说,涉及到人的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反映出社会责任感的层次性,社会责任感有高有低,从直接到间接,从具体到抽象,随着认识的提高而逐步提升,很难想象一个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人会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责任感;反映出社会责任感的不均衡性。共产党员就是要比团员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而共青团员要比一般青年有更高社会责任感。但这种责任感并不是加入共青团、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自然的全面提升,需要教育的正确引导和积极促进。我把它概括为四句话,以认识为先导,以情感为动力,以意志为保障,以行动为根本。以认识为先导,就是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以情感为动力,就是要用自己的理智与激情去选择、思考、判断、实践自己的入党誓词;以意志为保障,就是要不断用优秀的文化来启迪自己的思想,扩大知识视野,增进社会文化与价值认同,以文化的精神来充当社会责任感的基础,在文化精神的传递与创新中,全面焕发自己的内在能动性,领悟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谋求文化精神的保障;以行动为根本,就是要做到入党之后,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同学,在与同学、老师、社会的交往中,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他者、社会、外部世界的真实存在,感受到一名普通党员与外部世界息息相关,真实体验并努力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词,体验人与社会的活泼联系,努力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作者:陈优生研究员 广东省肇庆学院党委书记) |
培养社会责任感,做光荣的共产党员
发布时间:2004年0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