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大事,物质与信息是必要的,精神力量也同样重要,而在一些关键的时刻,精神力量甚至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如民族有民族精神、每个人有精神状态一样,各所大学也有各自的精神。
何谓大学精神?它有什么内涵?与校训有何关系?它有什么作用?
大学精神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是无形的,也是有形的;是不成文的,但却铭刻在人们的心中。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事不在;它活跃在讲台上,在校园里,在人们的言谈和行动中。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知识,可以由时代的进步而老化,而淡忘,但大学精神却影响学生的事业,长久、长久、直到永远。
校训大多是领导或名流制订的,大学精神则主要是由历届师生在长期教学和科研中逐步凝聚而成,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历史传统,两者一般是相辅相成的。
(二)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各校的精神也不完全一样,异彩纷呈,各具特色。
哈佛大学的校训说:“以柏拉图为友,以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以真理为友。”哈佛的校徽是“veritas”,即拉丁文“真理”的意思。《牛津的魅力》一文中说:
我一个人徜徉在牛津街头,中世纪的塔楼古色古香;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弥漫着浪漫的气息;城东的摩德林城堡被称为“凝固了的音乐”,的确优美异常;位于民从方庭图书馆建于1371年,是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大学植物园建于1621年,是英国最早的教学植物园;蜿蜒曲折,幽深绵长的皇后小巷,从牛津建校(1168年)一直保留到现在,路边的石凳长满了青苔,让人回想起牛津的过去……王尔德坐过的木凳,萧伯纳倚过的书架,照原样未动。走进楼内,让人更感觉到图书馆里的时光仿佛是静止不动的,寂静充满了这书本的圣殿……牛津的魅力在哪里?很清楚,英国人把牛津当作一种传统,一种象征,一种怀念和一种追求。(引自《牛津深呼吸》,西苑出版社,韩薇主编,2002,P154-156)
另两篇文章中写道:
剑桥和牛津的风格迥然不同,牛津雍容华贵,有王者的气派。剑桥幽雅出尘,宛若诗人风骨。(袁效贤、李春晓《牛津深呼吸·牛津与剑桥》)
剑桥的调子是轻柔的,叙缓的,她不稀罕你赞美,她大方高贵中还带几分羞涩。在云淡风轻的午后,在夕阳晚照的傍晚,从容地踱进三一学院伟大的方庭,小立在克莱亚学院的桥头……倾听奇妙的钟声,那么,你算是遇到了剑桥,拥有了一刻即是永恒的精神世界。(金耀基《牛津深呼吸·牛津与剑桥》)
正如徐志摩在《再别康桥》那首名诗中所歌咏的: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徐志摩选集》141-142,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看来,牛津和剑桥都非常注重自己辉煌的历史。用诗一般的氛围去影响每一个学子和游人,这就是氛围教育。它洗涤着人们的灵魂,无情地驱走心灵深处沉积的下流和无耻,让正义、博爱、奋发向上的精神在心中熊熊燃烧。
再来看看莫斯科大学,我曾在数学力学系读了三年研究生。那里是大师云集的学府。墙壁上到处是学术报告的通知。除了学术报告,还是学术报告。人们谈论的是新的学术进展,或是讨论某一项研究成果,数学像一支有形的火箭,你看到它每天都是在前进。如果讨论班少去了一次,下次便会感到很吃力,如果三次缺席,就再难赶上了。每一篇数学论文,都是沉甸甸的,字印得很小,决不放过一寸版面。师生们都像上紧了发条的钟,争分夺秒地奔跑在学术发展的大道上。
北京大学的校园精神是“民主与科学”。北大不仅学术上有很高成就,而且关心国家大事。这正是校园精神的体现。北大有自己的校格,不随波逐流而得到世人的尊重。
北京师范大学以治学严谨著称,无论是做人做事做学问,都以很高的科学标准和道德规范来衡量。北师大人默默奉献,从不张扬,诚如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所要求。而在国家危难关头,北师大人总是挺身而出,让人想起了刘和珍等烈士。
(三)大学精神的核心应该是:追求真理,厚爱人民。大学的任务首先是传授知识和锻炼能力,这是最原始的,进一步发展成为研究、创新,即发现新的规律,发现新的真理。近几年来由于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有了第三个任务——服务社会。这三个任务分别主要由本科,研究生院和工、商、医、远程教育等专业学院所承担,虽然不是绝对的分工。无论如何,要出色完成各项任务,必须要有追求真理、厚爱人民的精神。发现真理需要智慧,而维护真理需要勇气。没有厚爱人民的精神,不可能在紧要关头维护真理。
尊崇大师,学习先进。他们的文章、气节、精神和建树,将垂训百代,炳耀千秋。这是鼓舞广大学子奋发上进、追求真理的永恒动力。
在办学思想上要有博大宽容的气度,这一点要向蔡元培先生学习。专业的设置可以有先后,但不能歧视或存偏见。对人文科学的支持力度要增大。不拘一格引进和培育人才。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一定范围内允许学术自由,像当年辜鸿铭先生那样,也可以在北大施展才华。要爱护学生,有才能的、力求上进的、特别是家庭贫寒而努力学习的,都要慈心厚爱,让他们感到温暖,安心学习。当然,博大宽容与科学管理互不矛盾,而是治校的两方面,都是很重要的。
评价一所学校最重要的、决定性的标准是:它的毕业生对社会的贡献,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这是最根本的。可惜现在五花八门的评比太多了,为了获得所谓的荣誉和资助,学校不得不做一些本来不必做或不应该做的事。屈从于某种不正常的压力或引诱有损于大学的精神。这方面,我们应该想起马寅初先生。大学应该自尊自重,尊重学校的校格。
在研究基金支持上不要过于畸形。某些课题可以拿到几百、上千万,而另一些却得不到一个零头。其实钱多未必出好成果;相反,历史上一些大成果往往是在平淡但长期艰苦奋斗的条件下获得的。
健康的氛围教育,是大学精神的体现。每当我们登上天安门,便有“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的浩荡气概。进入人民大会堂,肃穆庄严的气氛迎面而来,精神为之大振,可见环境对人影响之深、之大。校园是做学问之地、创新之地、人才成长之地,是大师讲学之地,是真理传播之地,是新发现新发明发源之地,是道德人格磨炼之地,是国家未来的栋梁诞生的地方。这里应该是宁静的、祥和的、有礼貌的、相互尊重的学府,应该是充满了激情、开展友好竞赛的、焕发着青春火焰的、朝气蓬勃的竞技场所,应该是美丽的,具有诗情画意的、对未来富于美好憧憬的、太阳初升的东方。
把大学校园建设成文明宫殿吧!珍惜每一寸土地,让每一寸土地散发出清香;爱护每个角落,让每个角落流传着美好的回忆和催人奋进的故事。巨人的画像随处可见,教室里、操场上每周都有学生的表演和竞赛,也有各界人士的精彩报告。学校大有大的好处,小也有小的好处。“小的是美好的”。如果诚心追求美好,小的更容易美好。每所大学应该有自己标志性的建筑,它是校园里的天安门。人们忙忙碌碌,来去匆匆,天安门则岿然不动。
现在可以回答最后一个问题,大学精神有何作用?
大凡青年人成才,有四个条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非常重要:强烈的追求(崇高的志向);(对追求目标的)浓厚的兴趣;长期的奋斗;高尚的人品。这四者,正是大学精神大可用武之地。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 王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