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得青年就能赢得未来,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任务重要而紧迫。如何让大学充满建设性力量,来听高校师生的心声。
“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是鲜活的、具体的”
“怎样能够在精致的利己主义、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大行其道的扬尘中保持定力,怎样能够在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的迷雾中把准方向,怎样能够安顿心灵,寻找一条适于自己的奋斗道路,实现我们自己的‘中国梦’,我们广大青年学子需要一些关怀与引导。”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钱坤提出的问题,也是当下大学生普遍思考的问题。
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不仅是高校负责人和教授等专家的一致看法,也是青年学生的心声。在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3级博士生许慎看来:“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是鲜活的,是具体的,是中国化了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能动摇。”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胡尚元建议:“思政课教师要自觉做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三进’工作。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理论和实践领域锐意进取、积极探索,凝练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个全面’治国理政大纲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如何让这些最新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是摆在广大高校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高校要有责任引导青年正确读懂中国
“高校老师的基本观点、价值取向、情绪态度,对涉世不深、‘三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有着直接影响。从经验和历史来讲,大学教师赞成什么、反感什么,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将深刻影响课堂大多数学生的态度、立场和行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易指出,课堂是答疑释惑的地方,老师是传播知识的人,要传播正能量。
暨南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程京武强调:“要解决好政治性和学术性、通俗性和理论性等关系,读懂时代、读懂理论、读懂学生,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并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科学解答,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读懂中国。”
“大学是说理的地方,说理要直面问题。我们社会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人民还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对这些采取回避是不行的,必须实事求是分析,不抹黑、不描白。这是言传,也是身教。”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陶文昭指出。
曾两次获得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位教师”殊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赵卯生,谈及如何担当起引导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责任时指出:“除了对教学内容深刻精准的把握,最为关键的还是贯穿课堂教学的主线——立德树人,传播正能量。教师自己的内心充满阳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信仰坚定,才能照亮学子的向上心灵,激发爱国爱党情怀,涌动报国热忱,让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
高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要有时代的担当,坚持正确方向,唱响主旋律,用主流声音占领舆论制高点,让青年人读懂时代、读懂中国!(来源:人民日报,记者:魏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