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向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订立的一份“军令状”,也是一份庄严的“历史契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几年的艰苦决战,在2020年迎来决胜收官、兑现承诺的时刻。来到这一历史里程碑面前、回望风雨兼程走过的路,很值得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对中国的历史和未来,意味着什么,带来什么启示?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设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又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布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追求现代化的一个阶段性目标。
毛泽东在1945年4月就提出一个口号,“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到1950年代中期以后,人们讲得比较多的是实现工业化,把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先进的工业国,进而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即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这个提法,至今保留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当中。
1978年进入历史新时期的时候,在20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个深入人心,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搞经济建设的口号。邓小平1979年明确讲:“能否实现四个现代化,决定着我们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
但怎样实现“四个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四个现代化”,却有一个逐步清晰起来的过程。
全国上下最先明确的是,必须通过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那么,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模样呢?通过到当时西方发达国家访问参观,特别是邓小平到日本实地考察,明白了要达到西方国家那种现代化水平,需要更长的时间。于是在1979年提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1979年12月,日本首相大平正芳追问,你们“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到底是什么样一种状态?邓小平回答说:“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具体说,就是到20世纪末,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那时也还是一种小康状态。”后来,经过反复调查和测算,中国确定在20世纪末达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这就是我们在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上“奔小康”的由来。
但这只是小康社会建设的认识起点。在20世纪末,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了800美元,但我们认为那时的小康还不全面,不平衡,于是开始调整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同时,还认识到现代化其实是一个不断探索、渐进积累的过程。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除了讲经济上的现代化外,还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了20世纪90年代,又觉得单是两个文明还不够,于是提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文明。进入21世纪,再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实际上就是社会文明。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又增加了生态文明。
正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探索的行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努力奋斗中,我们党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由此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和生态文明五大领域的现代化途径,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
根据这个总布局,党的十八大明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定位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全面提高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这五个方面。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进一步提出,“全面小康,覆盖的领域要全面,是五位一体全面进步。全面小康社会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样一来,中国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全面小康社会、怎样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完善和明确了。
这一过程说明两点:第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逐步明确和设立的一个阶段性目标。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反过来又科学地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更长远的历史课题,由此拓展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途径和布局,揭示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梦寐以求的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
从横向上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在新时代,我们要回答的历史课题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就是从全面发展的角度对这个历史课题交上的一份示范答卷。
这个答卷的关键词,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说来,小康社会是中国人民千年追求的梦想;建设小康社会,要依靠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奋斗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让全体中国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必须得到人民认可才算实现,才经得起历史检验。
新时代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全面”。“小康”讲的是发展水平,“全面”讲的是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讲“全面”,就意味着除了“五位一体”的全面进步和发展外,还必须是覆盖的区域要全面,实现城乡区域共同的小康;覆盖的人口要全面,实现惠及全体人民的小康。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民族才能好;千家万户都小康,才算是中国人民的全面小康。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就这样呼之而出:小康社会,归根结底是人民的小康社会,必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于是,我们党一直重视的扶贫减贫脱贫事业,便成为能否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事关全局的战略重点。扶贫减贫脱贫,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更是体现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原则问题。
于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了。打这场攻坚战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就是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没有贫困人口的脱贫,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贫困地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共同富裕之路,事实上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标志性指标”。2020年中国所有的贫困县全部摘帽,这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之一”。
中国是全球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国家,先后让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完成全世界70%以上的减贫任务。这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比;如此大规模的减贫成就,世界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做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中国基本上摆脱了绝对贫困,以后要解决的是相对贫困问题。
我们党是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升到社会主义本质的战略高度来把握和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脱和消除绝对贫困,避免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小康,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本质的特点,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点。从中可得出三条启示。
第一,中国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加深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一个绝不把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排除在外的小康,一个惠及全体14亿人口,让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的小康,不仅为世界的减贫事业作出不可替代的贡献,还无可辩驳地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第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展示出社会主义的新境界,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生机、充满活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中包含的公平正义的社会原则、人民至上的价值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属于中国,也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优秀价值文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理论和实践,促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是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伟大飞跃的耀眼标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我们现阶段战略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关键一步”。
为什么说是“关键一步”?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整体上体现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长期历史过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复兴路上承前启后,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的重要标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其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蕴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历程当中。
从1840年被迫打开大门、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1949年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百多年的奋斗目标,是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站起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赶上时代,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民族复兴,奠定了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这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让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富起来”。2020年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时间节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当然,只是“迎来”飞跃,还没有完成。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表明当代中国赶上了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走上了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家转变成为工业化和信息化相互推动的国家,从而彻底摆脱了被开除“球籍”的危险。这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拓了光明的前景。而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本身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一个耀眼的阶段性成果。
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周年。这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就是逐步地“强起来”,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崭新起点。未来行程的战略安排是,经过15年左右的努力,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说“基本上”,意思是还不充分。需要再用15年的时间,充分现代化,才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施这个战略安排的历史过程,相当程度上也是拓展、升华、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理论和实践的历史过程。
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在复兴路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替叠伸的奋斗过程。为站起来而奋斗的行程中,有富裕方面的追求和实践,有能够促进民族复兴的积极因素和社会力量的成长积累;为富起来而奋斗的行程中,有进一步站起来和逐步强起来的表现;为强起来而奋斗的行程中,不仅有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而更雄伟地站起来的含义,而且也是拓展富起来,升华富起来的过程。
因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复兴路上一段行程的成果,同时也为下一段行程奠定了厚实的路基。所谓承前启后,就是这个意思。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的。中国没有走西方大国历史上靠殖民掠夺和资本侵略而发展自身的老路。我们靠中国共产党的卓越领导,靠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靠改革开放、不断创新,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让自身发展起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华民族迎来从追赶时代、赶上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进步。这些足可以让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产生坚定的自信。